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联合印发《民族医药“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2016-09-18
为促进民族医药传承创新,提升民族医药科技对医疗保健、产业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服务能力,根据《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发展战略纲要(2016-2030年)》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民委于近日共同制定并发布《民族医药“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拾医文化特别摘录该发展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一、重要意义
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医疗保健理论知识和药用资源特色,不仅在历史上为各民族人民的健康维护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民族地区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促进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保障人民健康、传承民族文化、维护团结稳定、促进民族繁荣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医药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民族医药科技,是贯彻和落实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和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丰富我国原始创新资源、提升医药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民族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民族医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发展现状与挑战
“十一五”以来,民族医药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传承研究取得显著成效:①部分民族医药文化得到比较系统的挖掘整理;②一批民族医药名老专家诊疗经验与医技医法得到研究和传承;③临床研究形成部分规范的诊疗标准、诊疗方案和技术方法,取得一些临床疗效评价证据;④通过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取得一些民族药资源的初步数据;⑤组织民族药新药研发与关键技术研究,形成一批民族药特色炮制技术规范与制备工艺规范,初步探索了民族药安全性、有效性相关物质基础;⑥培养了一批相对稳定的民族医药科研机构与人才队伍,建成一批重要科研平台,科研条件与基础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发展的重要挑战:①传承与保护研究急需加强,理论体系尚需进一步深化和提升;②民族医药治疗有优势和特色的诊疗技术与诊疗方案优化与评价不足;③民族医药需求日益增加与资源不断减少的矛盾突出;④民族医药的安全性、稳定性、临床疗效、质量标准与作用机理的科学基础薄弱、成果转化率低;⑤对民族药特色炮制加工技术与制备技术传承不足;⑥民族医药科技人才队伍薄弱,科技平台较少,水平有待提高。
三、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的宗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握科技创新支撑民族医药服务临床、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遵循民族医药特点和发展规律,继承发扬民族医药特色和优势,借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推动民族医药科技进步,提升民族医药对人民健康的服务能力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四、发展思路
遵循“抢救传承、支撑创新、夯实基础,重点突破”的原则,针对民族医药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借鉴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与既往发展成果、经验,鼓励资源整合、协同创新,立足民族医药科技发展现状与规律,强化战略导向,有重点、分步骤地推动民族医药科技工作,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理论研究,加强符合民族医药特点和规律的评价与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强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与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以知识创新完善发展民族医药理论体系,以技术创新提升民族医药临床服务能力和产业竞争力。
五、重点任务
1、民族医药传承保护与理论研究
以继承发展民族医药特色与优势为目标,重点做好:
(1)民族医药名老专家学术经验技术的传承研究,建立传承工作室,构建民族医传承模式和传承数据平台。
(2)民族医药文献抢救性发掘整理与系统研究,开展系统的文献研究,促进成果转化应用,丰富和构建民族医药文献数据库。
(3)民族医药理论研究,重点针对理论体系较系统完整或具有古籍文献记载的民族医药,以民族医治疗有优势或特色的病种相关理论、民族药特色用药理论与方法等为重点,推动民族医药理论整理与提升。
(4)“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民族医药合作研究,开展“一带一路”周边国家民族医药与传统医学之间的基础理论、特色疗法、药物应用等合作研究、学术交流与健康服务推广,提升我国民族医药的国际影响力。
2、民族医药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提升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民族医药治疗有优势或特色的重大疾病、慢性病、地方病、常见病和传染病等病种,重点开展:
(1)民族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以医药理论体系较完整、医疗体系较为健全、使用人群广泛的民族医药为对象,开展系统的名词术语整理与规范化研究,形成规范标准。
(2)民族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以民族医药治疗有优势和有特色的民族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为研究对象,进行人群与药物的流行病学调查,开展民族医药临床诊疗方案和医技医术、用药特点的发掘整理和疗效评价研究,为民族医药有关临床规范标准的制定与民族药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3)民族医药治疗有优势或特色的病种综合诊疗方案的规范化研究与评价研究,开展符合民族医药特色的诊疗方案优化与规范化探索研究,形成疗效确切、规范实用、便于推广的综合诊疗方案或临床诊疗指南、路径和标准;探索建立科学客观、符合民族医药特色规律的临床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
(4)民族医药特色诊疗和养生保健康复技术的规范化研究与评价研究,重点开展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与养生保健康复技术的挖掘整理,系统开展古籍文献、医药理论、关键技术要素、临床评价与基础研究,制定技术规范和评价标准,促进技术的推广使用。
(5)基于民族医药理论的现代化特色诊疗仪器设备研发,在保持民族医药特色的前提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可产业化生产和应用于临床实践的民族医药诊疗仪器设备,制定操作技术规范。
3、民族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1)民族药品种整理与质量标准研究,以民族药常用大宗特色药材品种和民族药经典成药制剂主要生产原料品种为重点,开展基于资源、本草考证、使用现状调查、药效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评价的品种整理与质量标准研究,形成民族药品种整理与质量评价技术规范,编制形成《民族药规范应用指南》,构建民族药质量标准体系,为保障临床用药准确安全有效、规范民族药成药制剂生产投料和加强药品市场监管提供支撑。
(2)民族药资源调查与资源信息库建设,开展民族药资源普查数据、文献、标本信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描述,构建民族药资源数据库和信息网络化共享平台,编制《民族药资源濒危物种红皮书》。
(3)民族药种质资源库构建及种质评价技术研究,建立民族药常用品种种质资源库及其共享机制;开展种质保存技术、种质评价与种子生物学特性等研究,建立种质资源保存技术与评价技术规范。
(4)民族药材繁育与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探索建立民族药材规范化种植生产模式及其示范基地,保障民族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民族药产业发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1)民族药炮制加工技术规范化研究,以具有特殊炮制要求和用药特色的民族药品种为重点,开展特色炮制技术整理,基于化学成分,药效学、毒理学等的炮制减毒与增效机理、安全性评价、技术标准、工艺优化与规范化等内容的系统研究,阐明炮制科学原理,形成相关技术规范与质量标准。
(2)民族药医院制剂技术提升,在保持民族药院内制剂特色的基础上,开展剂型改造、制药工艺技术改进、质量标准及其控制技术研究,提高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稳定可控。
(3)民族药新药与保健品等相关产品创制研究。
(4)民族药成药上市后再评价、制药工程关键共性技术及装备研发,以市场占有率高的民族药成药大品种,以临床疗效为导向,开展上市后再评价示范研究、制药工艺技术改进研究及配套制药设备研发与产业化转化。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完善扶持发展政策环境
2、加大支持,探索建立经费保障机制
3、夯实基础,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4、整合资源,促进民族医药协同创新
5、部门联动,推动民族医药科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