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多措并举传承弘扬少数民族医药技术
来源:四川新闻网 李叙成 周瑜原 发布时间:2020-07-02
《中医药法》已正式施行,其中明确规定,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联合制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宜宾市作为四川省最大的苗族聚居区,通过五项举措加强民族医药传承弘扬,造福广大群众。
宜宾市通过依托现有医疗机构网络,将苗族医药机构建设项目纳入民族文化传承和传统医药项目,在苗族待遇县、乡镇、村社医院、卫生院、卫生室设立苗族医药专职(兼职)人员,初步构建了以苗医医院为主体,社区、农村卫生机构中医药苗族医药服务为基础的苗族医药服务体系。
全面开展民族医药文献、民间医药技术的挖掘、整理工作,收集、整理、出版《苗医简史》《兴文县苗医百草集》《四川苗族医药特色疗法》《苗族接骨医药》《苗族药豆》《苗族膝痛散》《苗王益寿方》等民族医药专著11本,其中两项还列入非物质文化名录。
相继成立兴文县苗医药研究所等苗族医药传承社会团体,大力支持兴文县苗族文化促进会、筠连县苗学会、珙县苗族文化研究会开展苗族医药研究,发挥苗族医药技艺传习所作用,与待遇县卫生局和公立医院合作,举办苗族医药传承人培训班6期,培训不同层次的县、乡、村苗族医药人才130人。
宜宾市民族地区海拔高差大、气候多样、地貌各异,盛产多种苗族草药,品种多达2100多种,为开发利用好这些资源,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发展了百亩草药园,筠连县高平苗族乡发展了千亩青蒿种植基地,全市民族地区共建成了17个药用植物功能区和专类园,民族地区苗族医药材种植品种更加趋向多样化、合理化、产业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川南苗族医药文化品牌。